雅宝大熊猫:从深山走向世界
神兽
“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铁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刚,名曰啮铁。”西汉时期东方朔,在他所著的《神异经》曾经描述过这样一种“食铁兽”。到了晋代,学者郭璞在《尔雅·释兽》中注释道:“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古籍中的“食铁兽”,其实就是今天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在上古神话中,大熊猫是蚩尤的坐骑,喜欢吃铜铁,炎帝与蚩尤决战时就是骑着它,最后蚩尤输了,大熊猫也被炎帝封印,因此它的后代由上古神兽变为了如今萌萌的状态。
进化
然而用今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种在8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稀有生命物种,也确实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和第四纪冰川洗礼后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800万年沧海桑田让大熊猫一退再退,最终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直到1869年,人们在雅安宝兴再次清晰地听到了大熊猫的脚步声。
相遇
那一年,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来到穆坪(今宝兴县)邓池沟,在这里阿尔芒·戴维与大熊猫相遇,并将这个消息传遍了世界。大熊猫这个独特的物种开始被世界所认知。
保护
如今,150多年过去,人们对大熊猫的热情依旧没有丝毫减退。作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的雅安对大熊猫的保护也层层升级:1979年,四川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成立,时至今日,雅安市已建立起了7个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
2009年,处于病饿中的“泸欣”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被当地村民发现后获救。次日凌晨,专家紧急出动,将“泸欣”接到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接受全面救治。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调理,“泸欣”身体全面恢复,并将其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
“淘淘”“张想”“雪雪”“华姣”……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放归了9只大熊猫。2018年,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建成。此后,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复壮工作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进程持续推进。
2017年四川启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8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成立;2019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项目在雅安启动,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四川的 试点工作步入全面推进阶段。雅安市5935.82平方公里划归大熊猫国家公园,占全市行政区域的39.45%。
茫茫深山中的大熊猫种群在保护下逐渐壮大,而对于人类来说,外形黑白分明,线条简洁柔和,外表憨态可掬、性情温和的大熊猫逐渐拥有了更多意义。
使者
它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外交”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种独特方式,大熊猫所发挥的作用,甚至不亚于一位外交官或政治家。
32年前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一只手持金牌奔跑的大熊猫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叫“盼盼”,是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
从“盼盼”,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晶晶”,再到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形象作为吉祥物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形象“代言人”,“大熊猫故乡”雅安市与有荣焉,可以预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四川,还是雅安,今后大熊猫吉祥物必然还是会层出不穷,不断地推陈出新。(雅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