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是什么意思(文棋是什么意思)

文史 2023-08-10 14:32

标题乃借用宋戴复古的诗句 来谈有关气脉的话题,并非讨论议论的问题。

还是先从一档电视节目 的名称说起。前几天 ,央视《新闻一加一》栏目播出有关敦煌研究院的内容,栏目的标题为:《心归处是敦煌》,讲的是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樊锦诗,几十年坚守敦煌的经历和感悟。这个标题,从语法上看,没毛病。但读来却有让人觉得十分的别扭,总觉得里面好像缺了点啥似的。

清除布艺沙发、床单上的头发:若用手清理,费时又费力。可在一根长条状物体的表面,比如保鲜膜纸轴上,粘贴一圈双面胶,在沙发或床单上滚动,可快速去除头发。

缺什么呢?我们可以试着加一个字,比如,我或吾,这个标题就成了:我(吾)心归处是敦煌。这样一来,这个句子:(1)读起来更顺畅、更流利、也更上口;(2)在语义上也显得更饱满、更丰富;(3)更重要的是,改句比原句在气场上也更浑厚圆润,而非原句那样气短,让人读来有一种局促感,甚至是一种残缺感。

这就引出有关文章之气的话题。

相较于文章的其他方面,文章之气,很抽象,很难作摸。什么是文章之气?古代文论中有很多有关气的概念及相关论述,比如气象、气韵、气脉。这当中,气象应指诗文中所描绘的具体的物象,亦即诗歌中的意象,或者意境。这并非我们所谓的文章之气。

除了气象,还有气韵和气脉。气脉是什么?这个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一个词语,即指气势和脉络。二者相关而不相同。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把二者合谓为文脉。他说,文脉绝不能像傀儡戏中牵动四肢的细绳,而要像人身上的经脉,藏在肌肉里,从脚跟、四肢到头顶,贯穿于全身。有了这种文脉,文章就成为有机的整体。

至于气韵,是指文章的气势和韵味。文章的的气势,有强弱大小;文章的韵味,也有足欠浓淡。比如,孟子的文章就以气势强烈、畅快淋漓的特点。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没有那种打开大合的气势,却充满着一种阴柔之美,读来韵味十足。所以,气韵有点像文风,是一个作家在自己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味道。相较于气脉,也似乎更外在一些。

烹调蔬菜时如果必须要焯,焯好菜的水最好尽量利用。如做水饺的菜,焯好的水可适量放在肉馅里,这样即保存营养,又使水饺馅味美有汤。

我们说,文章有气,这个气除了兼具上述的因素之外,更像一个人的气场或气质。人的气场就有强弱之分。有的人气场不强,所以在很多时候总是被别人无视,而有的人则气场强大,往往光辉耀眼。所以,文章之气,无时不在、无文不有,却又看不见、莫不着。我们常说一个人有气质,或者气质好,往往是对这个人的一种总体感觉印象。如果反问你说,这个人从哪里体现出其气质来?是外在的形象?还是内在的修养?我们往往说不出来。觉得都不是,又都是。

所以,文章之气,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说它有,却看不见、摸不着;说它无,却又可以感受得到。它是文章的气场和气质。它和气韵、气脉相关而不相同。魏晋时代,曹丕曾作《典论·论文》一文,其中就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所谓之气,我们认为就是指文气,就是文章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不可捉磨但又可以感知的东西。

还有例子。

陕北民歌里,有两句歌词: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跟着***咱们打江山。有人据此编了一部反映陕北人民武装斗争的电视剧,剧名为:《千里雷声万里闪》。这个剧名和民歌中的歌词只有一字之差:少了民歌歌词中的两个的。两种表述意思一样,没有变化,但这个剧名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干巴巴的,局促而干瘪,有骨而无肉,极不顺畅,如食沙砾。而民歌歌词中,有两个的,读来感觉就大不一样:顺畅、气韵饱满、气血充盈。这种区别,并非正误之别,而是优劣之分。编剧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可能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读者诸君,有同感否?

这里顺带说一下,句子中的的字不可随意增减,有的句子中的的字可有可无,而有点句子中的的则不能缺或。关于这个问题,我将另文专门论及,此不赘述。

栗子皮难剥。要把外壳剥掉后,把栗子放进微波炉转一下,拿出后趁热一搓,皮就掉了。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