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什么概念

心理 2023-10-02 13:08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销量超过百万册的心理入门读物,被蔡康永、樊登、张德芬、陈文茜、曾宝仪都勇气推荐,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核心探讨我们如何摆脱来自三个方面的束缚,而这些和正念自我探索的部分有趋同性。

一进入书房,青年便弓腰驼背地坐在屋里的一张椅子上。他为什么会如此激烈地反对哲人的主张呢?原因已经不言而喻。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对青年而言,哲人的主张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已。

哲人:是啊,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和希腊哲学为伴。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知识巨人们一直都陪伴着我。现在我也在翻译柏拉图的著作,对古希腊的探究也许终生都不会停止。

哲人:它是由奥地利出身的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20世纪初创立的全新心理学。我们现在一般根据创立者的名字而称其为阿德勒心理学

哲人:我不清楚其他的心理学是什么情况。但是,阿德勒心理学可以说是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哲人:是的,弗洛伊德和荣格也非常有名。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哲人:不,不是。这一点常常被人误解,在这里必须对此作出明确否定。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年龄相仿,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这一点完全不同于把弗洛伊德视若父亲一样仰慕的荣格。而且一提到心理学,人们往往只想到弗洛伊德或荣格的名字,但在世界上,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

哲人:你不知道阿德勒也很自然。阿德勒自己就曾说:将来也许没人会想起我的名字。甚至人们会忘记阿德勒派。但是,他说即使如此也没有关系。因为他认为阿德勒派本身被遗忘就意味着他的思想己经由一门学问蜕变成了人们的共同感觉。

哲人:是的。例如,因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和《美好的人生》而闻名的戴尔也曾评价阿德勒为终其一 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而且其著作中也体现了很多阿德勒的思想。同样,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 士的7个习惯》中的许多内容也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

也就是说,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但是,可以说领先时代100年的阿德勒思想非常超前。他的观点具有极强的前瞻性。

哲人:我是哲学家,是活在哲学中的人。对我来说,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

青年:关于幸福的议题稍后再说,首先我要问问您改变一事。人的确都期待改变,我是如此,随便问个路人恐怕也会得到相同的答案。但是,为什么人家都期待改变呢?答案只有一个心理学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因为人家都无法改变。假若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就不会特意期待改变了。

人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正因为如此,才会不断有人被宣扬可以改变人的新兴宗教或怪异的自我启发课程所蒙骗。难道不是这样吗?

青年:原因是这样的。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作为朋友我可以担保他是一位非常认真并且对社会有用的男人。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青年:详细情况我不太清楚。也许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是由于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抑或是因为太过娇生惯养了吧。总之心理学是什么概念,我也不方便详细打听他的过去或者家庭状况。

哲人:总而言之,你朋友在过去有些心灵创伤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结果,他无法再到外面去。你是要说明这一点吗?

哲人:那么,我们假设他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他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假设他在父母的下长大,从未体会过人间真情,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吧?

哲人:而且你说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总之,你认为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可以这样理解吧?

哲人:假若如你所言,如果所有人的现在都由过去所决定,那岂不是很奇怪吗?同时,如果不是所有在父母中长大的人都和你朋友一样闭门不出,那么事情就讲不通了。所谓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应该就是这样吧?

哲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青年:那么,对立点很快就明确了。但是,如果按照先生所言,我的朋友岂不是成了毫无理由地闭门不出了?因为先生说与过去的事情没有关系嘛。对不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他之所以闭出不出肯定有一定的原因。若非如此,那根本讲不通!

哲人:是的,那样的确讲不通。所以,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哲人:你的朋友并不是闪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哲人:也就是说,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哲人:不是装病。你朋友所感觉到的不安或恐惧是真实的,有时他可能还会被剧烈的头痛所折磨或者被猛烈的腹痛所困扰。但是,这些症状也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哲人:不,这正是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所在。你所说的全都是根据原因论而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哲人:假设你因感冒、发高烧而去看医生。如果医生只就引起感冒的原因告诉你说你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得太薄,你对这样的话会满意吗?

青年:不可能满意啊!感冒原因是穿得薄也好、淋了雨也好,这都无所谓。问题是现在正受着高烧的折磨这个事实,关键在于症状。如果是医生的话,就应该好好开药或者打针,以一些专业性的处理来进行治疗。

哲人:但是,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中看作一幕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但是,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哲人:正是如此。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青年:那么,先生您难道认为我的朋友是自己乐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的吗?难道您认为是他自己主动选择躲在房间里的吗?我敢认真地说,不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选择的。他是不得不选择现在的自己!

哲人:不对!假若你的朋友认为自己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而无法适应社会,那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他那样认为的目的。

青年:那当然会担心啦。如何能让他回归社会?如何能令其振作精神?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误?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时,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帮助他回归社会。

哲人: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其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哲人:他心有不满,而且也并不幸福。但是,他的确是按照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2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