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披上“防护衣”(图)

心理 2023-10-04 12:40

9日记者获悉,天津市安定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即将揭牌,孤独谱系障碍患者可在安定医院接受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共患病的对症处理、家长互助及指导。7岁以下患儿将享受《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残联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的康复救助补贴;14岁患儿将享受孤独症康复门特报销政策。社交技能训练、奥尔夫音乐疗法、厨艺课以及对家长的心理支持等也将成为安定医院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的特色项目。

据了解,关爱市民心理健康是天津市2020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其中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升行动,建设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示范单位,将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则是其中的重点工作。

据专家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大部分起病于三岁之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组行为综合征。

此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高功能或不典型的孤独症,很多是在上学或者工作后出现人际交往等问题时才被发现,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训练时机。该病预后相对较差,少数患者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参加工作,大多数患者不能步入学校,不能适应社会,甚至长期需要专人看护。这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倡导社会重视自闭症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同时为自闭症创建平等、宽容的社会融合环境势在必行。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天津的心理工作者闻令而动,在战疫一线,他们为患者开出一副心理安慰剂,为恩施披上一件心灵防护衣,为两地搭建了一座天使连心桥。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因疫情蛰伏大半年的国人纷纷出游,面对此前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国外疫情仍在蔓延等情况,专家提醒公众疫情尚未结束,因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失,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天津市2011年开通了第一条政府公益心理援助热线,主要向社会大众提供心理疏导、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及转介服务,24小时不间断服务。去年全年接听量达到一万多通。疫情期间,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针对市民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除了88188858热线的心理援助热线,向公众提供便利安全的心理支持服务。

据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办主任张宝霞介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后,两部热线接听量明显增加,在整个疫情期间,接听量是平时的近三倍。

惶恐、紧张、焦虑、担心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民众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心理防疫也成为抗疫的重要战场。众多心理工作者从心理评估、心理救援、增援定点医院、心理热线、科普宣传等方面全力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天津市安定医院心境障碍科主任、党支部张勇就是这个战场上的一员。

张勇是天津对口支援湖北恩施医疗队中的临床心理专家,2月12日出征恩施,在疫情防控中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在恩施坚守了57天,最后一批撤离回津。疫情让我和恩施结缘,我只是履行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但这一份经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津恩一家人,我深有体会。虽然离开了恩施,但大家的情谊没有断,我们也相约明年再去恩施工作过的医院、大学看看。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只要国家有召唤,任何时候都会义无反顾去抗疫一线。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重温半年前在恩施奋战的艰难岁月,张勇不禁有些心潮澎湃。

我今天咳嗽了几声,虽然不发热,但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中午饭都吃不下去了。张勇回忆起当时摸排的情况,发现群众的焦虑心情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疏导,适当调整关注点,多关注官方权威新闻媒体,多在家和孩子做做游戏,或者研究美食。如果确有相关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还有一名年轻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病情逐步减轻,但因长时间隔离,心里的烦闷感越来越重。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整天在病房里转圈。刚接触时,他一上午在病房里转了166圈,对我坦言,自己要被关疯了。张勇了解到这名患者的情况后,及时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

为了更好地缓解当地民众因疫情发生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他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下当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相关建议和计划,包括利用州电台电视台开展常见身心问题和应对的专家访谈、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建立心理干预队伍、组织辅导和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短时间内,就建立起来一支60多人的心理干预队伍。这个规模还是很可观的,成员来自多个单位,有恩施州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湖北民族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志愿者,有精神科医师,有。这支队伍在缓解各类人员因疫情产生的焦虑等问题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记者从心理机构阳光树家庭成长中心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与社会发展变化下,心理压力与冲突也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心理的健康。阳光树家庭成长中心负责人刘永良介绍,家长在教育孩子以及家庭关系上存在焦虑情绪,而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尤为凸显。

闹闹刚来中心的时候在团体里的表现很糟糕,年龄比较大,老师们都以为他到了叛逆期。无论做什么,闹闹总是反抗,不愿意配合,嘴里总是说太幼稚了不玩真差劲,不爱和任何人互动,而且很容易自暴自弃,只是对吃的东西很在意。

经过几节课了解才发现,闹闹家的家庭矛盾很严重。闹闹妈妈说:以前,他爸爸上班,矛盾并不是很明显。最近受疫情影响,他爸爸总是和我们在家,每天都要吵好几次,他爸爸看孩子什么都不顺眼,张口就数落孩子,他爸爸奉行一句话──棍棒下长大的孩子才懂得社会的真实。每次看到他爸爸这样,都要理论一番。

大众往往只关注到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于是也想尽办法让他们改变,却因此忽略了在孩子面前,夫妻吵架往往比教育方式不对更严重。一种教育方式只是让孩子走的路偏了,而夫妻的矛盾却会让孩子在成长为大人以后,内心充满着矛盾。闹闹的爸爸意识到自己的方法是错误的,开始毫无保留地表达对孩子的爱。闹闹的妈妈也不再那么针对丈夫了,因为她逐渐认识到,想要别人作出变化,首先是让自己变得舒服,内外统一,增强力量感,身边的关系也会自然发生变化。

通过家庭氛围的改变和将近半年的学习,闹闹已经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了,不再用极端的语言来攻击别人,还会开个玩笑逗大家开心。他不再总是逃避问题,也愿意做出一些尝试和努力,特别是和爸爸之间的关系,甚至开始主动和爸爸互动起来。

刚来机构,张女士特别焦虑,因为学校老师每周都要找家长好几次,每次都是因为孩子又捣乱了。张女士的孩子天天(化名)今年9岁,小学四年级,马上就要进入高强度学习,准备迎接小升初,张女士表现得异常担心。

我儿子每天都在捣蛋,不听课钻桌子底下玩游戏,上课根本安静不下来,记不住老师留的作业,他都成为了学校老师口中的老大难。张女士反复地说,我说了多少次,怎么都不听。我该怎么办?

在心理课堂上,老师们了解到天天是一个天性好动的孩子,好奇心极强,甚至每天只睡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一直可以保持精力旺盛的状态。张女士的焦虑点就在于孩子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其他地方。她特别在意学校老师找自己这件事,所以,总是在孩子学习上较劲,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会出现吼、打骂,严重的时候会把作业撕了、罚写100遍、用皮带抽等极端行为,张女士表示:自己小时候也是这种教育方式成长起来的。

老师们针对这样的典型家庭案例表示,父母和孩子的情绪引导是最关键的。老师们把孩子内心积累多年的恐惧释放出来,让他逐渐开始关注别人而不是屏蔽掉所有的信息。再让父母,尤其是张女士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互动的时间,作业先取消,玩的时间是最重要的,让孩子把自己旺盛的精力释放掉。同时结合他的优势,培养出科研的兴趣爱好,父母也很配合,帮他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上课不再好动,回家不再那么累而是找回了自己的快乐,屏蔽逐渐消失了,张女士也逐渐放手,只是单纯的陪伴,张女士说:我现在太轻松了,不再焦虑,特别开心,孩子也特别开心,这种感觉真好!

谁知,今年疫情来临,孩子和父母只能每天在家上网课,张女士看到孩子被憋闷得越来越不听话,特别是当父母上班,孩子在家,只能老人看管的这些日子。终于在张女士得知,孩子每天给自己打电话开心地报告作业都写完了,而实际却没写的时候,情绪爆发了。虽然没打骂,但狠狠地训斥了孩子,还又给孩子布置了罚写。

得知这件事以后,中心的老师们进行了紧急干预,让张女士自己体验了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也体验了孩子被训斥的时候内心的情绪,当一次次面对自己和孩子的内心时,妈妈流下了眼泪。她说:我很委屈。感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都白费了,他这么不争气。这时候,张女士真实地面对了自己,过后,妈妈很感慨,自己都不知道,儿子那么大的情绪原来不是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而是自己内心的委屈,那么多的努力没有被看到。张女士也了解到,原来,只有每次孩子告诉她作业写完的时候,她才会很开心,还会给孩子肯定。孩子想要的,无非是妈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而已。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模式,推进健康天津、平安天津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我市出台了《天津市加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提升精神卫生工作水平,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今后,我市将完善精神卫生机构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相关患者识别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信息化等体系建设等。

1.完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建设。在乡镇(街道)普遍设立心灵驿站,在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推动我市高等院校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动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引导并管理城乡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开展群众心理健康咨询。

4.开展焦虑、抑郁、老年痴呆等精神障碍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心理保健意识和常见精神障碍自我识别能力,引导公众合理就诊。加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行为问题识别处置水平。通过医联体等形式,将精神卫生专业资源下沉至基层,提高抑郁症筛查、识别、诊断、治疗水平。

5.加强孤独症筛查康复体系建设。推动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孤独症康复服务,推动将天津市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纳入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救助机构,发挥医疗机构技术优势,做到孤独症儿童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救尽救。(记者 刘连松 赵煜 黄萱 韩爱青 摄影 王倩)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