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的艺术价值和存在价值
首先要看到,电影和文学说到底都是人的思想的外在表现手法,犹如人的言语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形式不尽相同!实质是一样的!
电影相对于文学出现的时间要晚的许多,原因是物质条件基础出现的早晚问题。文字的发明无疑让文学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信息传递的霸主,而电影只不过刚刚起步。火爆的电影院足以证明它已成为世界的新宠儿!因为他似乎具备全能的条件,集百家优势于一身。但是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地步,电影和文学或者其他东西,都只是人实现目的的工具罢了!困恼人们的只是谁更受宠的问题了!
其次讲到价值,价值是要讲对象的,否则不存在有意义这一说。是一挑一呢?还是一对三呢?还是无人问津的东东?价值还要讲意义,无意义的存在,人会当他不存在!
电影的存在,无疑是极少数人手中之神笔,扮演的角色无需用言语来插嘴,带上你的眼睛,即将开始视觉和精神的世界。你不单单看到不同的世界,你会忘掉烦恼和哀伤,你也会享受幸福和快乐。你会体会春夏秋冬,你也会感受世间冷暖。更难能可贵的是你也会在感动之余,行动起来!存在价值的体现需要意义来衬托,意义是存在的目的和升华,而升华的结果就是艺术!你问我电影的艺术价值除了审美价值之外还有什么?,我告诉你还有存在意义。
1980 年,时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的张骏祥在国庆 30 周年献礼片导演总结会上提出:电影就是文学,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是最后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影片。
当时这一观点引起了大量争议,《电影文学与电影特性问题》表示把电影视为一种文学,表面上似乎抬高了电影的地位,实际上否定了它作为独立艺术的存在。
这几年IP热在电视剧领域大当其道,但是,在电影这种受众更广泛的大众文化中,以网络文学改编的IP电影,一直没能真正成为主流。
而关于电影文学性的讨论,也逐渐落实于国产电影需要好剧本,需要写出一个好故事身上。由此,改编电影和作者电影都开始成为这几年的创作新趋向。
而对于编剧来说,为了能够坚守自己作品的文学性,许多编剧选择亲自执导自己的作品,或者是直接参与到自己的作品改编中来。
有了原著作者把关,电影的文学性及故事的质量,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了。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被誉为华语科幻作品第一人的刘慈欣也有不同意见。
众所周知,文学是人学这一点已经成为文学性的重要特征之一。从语言艺术的维度来考虑,文学性包括叙事性、戏剧性、抒情性,而另一重要维度则是人学的维度,包括人文思想如价值观、思想内容及其想象方式与想象逻辑、人文视野、人性经验和人文情怀。
但刘慈欣明确表示他对文学是人学观点的否定,认为这一论断并不符合科幻文学的本质。他曾在《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认为:
文学是人学,已经成了一句近乎法律的准则,一篇没有人性的小说是不能被接受的。但科幻却倒向了后者,人性不再是这种新兴文学的灵魂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而是冰冷冷的理智和逻辑在内向的、宅的文学存在的同时,能不能并存一个外向的、反映人和大自然关系的文学?能不能用文学去接触一些比人性更宏大的东西?
影片的所有内容仍然基于人物之上,无论是刘启、韩子昂、刘培强,韩朵朵,灾难带来的巨变和集体主义的坚韧精神,都通过人物来反映。
以往,观众对文艺片叙事方面的要求,远不如商业影片那么强,这也是与文艺片中纪实主义电影和散文诗电影在文艺片创作方面更为常见的原因。
在第六代作品中,大量非职业演员的出演,也验证了影片更为追求真实,而在戏剧性方面偶尔略显不足。
近几年,第六代导演及许多新锐导演的作品也更偏向于散文诗的创作模式,在回忆中展开故事,带着些许忧伤气质。
如《地久天长》的长镜头,就是为了保持生活的真实性而存在,但影片中的其他片段,仍然在为抒情表意服务。
从根本上来看,散文式的艺术影片,根据剧中人物的情绪流动,组织镜头组接,确实比此前纪实类影片更具文学性,这也是近些年来文艺片创作的一大趋势。
当导演们从纪实性风格转向散文诗风格时,文艺性也无意识地被加强了。这也说明了,为何如今的年轻导演开始越发重视自己的剧本。
电影的文学性,最终仍然要落实到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和意蕴的挖掘探索上去,而写一个好剧本,表达出属于导演的个性化主旨,才是剧本故事最基本和直接的功能。